廈門巷子裡的老店,20多年的砂煲,熬出來的番鴨湯真的比較香

當歸鴨肉麵線

老饕們說起廈門的小吃總是滔滔不絕,相比起沙茶麵、土筍凍、肉粽,這些傳統小吃,番鴨面線說來有些冷門,但是大多數閩南心目中的傳統古早味裡這番鴨面線一直有著一席之地。

四物燉番鴨,這道給家人進補的傳統古早味,源於廈門翔安,閩南人在進補日用四物燉煮番鴨用於進補,除了喝湯,也常下點面線,當成一道主食食用。想深入了解這道料理精髓的話,這份當歸鴨肉麵線的完整攻略很值得參考。

遍地的沙茶麵專門店,番鴨面線店則顯得少之又少,如果你在廈門看到建議你嘗試下。常去的這家翔安番鴨面線已有20幾年的歷史,幾經搬遷,甚至有些老客戶都不曉得他們家前前後後開了20多年,店裡的兩口大砂鍋煲上斑駁的印記是這20多年的見證者。

很低調,老闆選址都選在巷弄內,以至於都不大好找,這回搬遷到了靠近輪渡的"第六市場"內,不細看還真是會錯過。

很古樸,藥膳是實實在在的四物:當歸、川穹、白芍、熟地黃,按時令做藥材上的調整,番鴨很新鮮,每日凌晨現熬煮。經過砂煲中小火慢燉多時,番鴨有味,湯裡有有鴨肉的肉香味,兩者的結合很美妙,是那種久久不吃會想念的味道。

鴨肉面線可以新增的配料種類繁多,不僅僅是加了鴨肉,鴨心、鴨腱、鴨肝、甚至蝦、海蠣都可以多樣選擇,可以挑選上自己喜歡的新增。像我喜歡他們家的招牌綜合面線,裡面什麼都加了就不用糾結,滿滿一碗的料吃起來很是豐富和滿足。

鴨肉帶點嚼勁和濃郁的鴨肉香,哧溜嗦上一口軟滑的面線,吸收了滋補湯汁的面線變得十分有味,來上一口湯,暖暖的很是舒暢。湯不夠還可加,很是親民。這種味道怎麼說呢,是家中長輩燉好湯,等我們回家吃上一碗的那種古樸的家味。

不僅僅有鴨肉面線,最近還迷上他們家的炒飯和海蠣煎等其他小炒,紫菜炒飯是現炒的粒粒分明,每一口都有紫菜的香氣和胡蘿蔔的鮮甜,海蠣很鮮,煎得焦香,QQ的薯粉和青蒜很是美味。

老闆還煮了涼茶售賣,街坊鄰居也習慣了,不想煮飯的日子,簡簡單單來上一份,順便帶上瓶涼茶消暑,冷氣充足也不用汗流浹背,是多麼爽的事兒。

巷子裡的老店就是有種大酒店根本無法比的魔力,特別的實在而又接地氣,還讓人回味。如果你在廈門,千萬別錯過了這家20年的老店。

參考資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