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瓦迪卡~我是陽陽,一個被泰國美食勾走靈魂的台灣吃貨!這5年飛了15次泰國,從清邁夜市蹲著吃烤肉串,到曼谷米其林路邊攤排隊2小時,我的舌頭早就被訓練成「泰味雷達」啦!還記得第一次用結結巴巴的泰語跟攤販阿嬤點菜,她笑著多送我兩顆芒果糯米飯的溫暖。這次要帶你們走進我的「泰國美食地圖」,從連當地人都搶著買的隱藏版船麵,到避開觀光客的芭達雅海鮮市場,甚至教你用簡單泰語點到道地辣度~準備好你們的胃,跟著我吃遍真正的泰國滋味吧!
泰國美食推薦:從街頭到餐桌的美味地圖

說到泰國美食推薦,我腦中立刻浮現那些煙火氣十足的畫面!這絕對是泰國美食推薦的核心精髓所在。
經典必嚐的街頭小吃風暴
走在曼谷的街頭,那股混合著炭烤香、酸辣醬汁和椰奶甜香的氣息,總讓我瞬間飢腸轆轆。我的泰國美食推薦清單上,泰式炒河粉 (Pad Thai) 永遠名列前茅!記得第一次在勝利紀念碑 (Anusawari) 附近小巷,被一個阿嬤的炒鍋香氣吸引過去。她用那雙黝黑俐落的手,大火快炒著金邊粉,加入彈牙的鮮蝦、豆腐乾、豆芽菜,最後撒上碎花生和辣椒粉。那一盤鑊氣十足、甜酸鹹辣完美平衡的滋味,徹底征服了我。這不只是食物,是泰國活力的縮影!其他如現烤香蕉煎餅 (Roti Gluay) 淋上煉乳,或是炸雞配糯米飯 (Gai Tod + Khao Niao),都是隨處可見、便宜又美味的泰國美食推薦首選。特別是在清邁大學後門夜市,那一攤賣炸雞翅配青辣椒醬的,每次去我都忍不住打包兩份回飯店!
夜市裡的尋寶天堂
泰國的夜市,根本就是為「泰國美食推薦」而生的大型主題樂園!曼谷的拉差達火車夜市 (Train Night Market Ratchada,新址復活中!記得查最新資訊) 或是喬德夜市 (JODD FAIRS),那五光十色的攤位總讓我眼花撩�。火山排骨 (Took Lae Dee) 堆得像小山一樣,淋上酸辣青醬,啃起來超過癮(但記得備好濕紙巾!)。生醃海鮮 (Larb Pla / Goong) 絕對是勇敢者的泰國美食推薦!新鮮的蝦、螃蟹或魚肉,用檸檬汁、魚露、大量蒜頭、辣椒和香草醃漬,那直衝腦門的鮮辣感,配上冰啤酒,絕了!不過腸胃敏感的朋友要量力而為。另外,色彩繽紛的水果冰沙、烤得吱吱作響的海鮮燒烤,都是逛夜市的標配。我特別鍾愛考山路巷子裡,一個伯伯賣的泰式蚵仔煎 (Hoy Tod),邊緣煎得焦香酥脆,裡面的蚵仔飽滿多汁,配上特別的酸辣醬汁,一吃難忘。
值得一試的餐廳推薦
當然,除了街頭,舒舒服服坐下來享受一餐也是必須的體驗。我的個人泰國美食推薦清單裡,有幾家深得我心:
- 曼谷: Thip Samai,人稱「鬼門炒河粉」,專門做Pad Thai。雖然排隊很長,但看著師傅在炭火爐前大火快炒,那份專注和鍋氣,值得體驗一次(個人覺得名氣大於味道,但觀賞性十足)。想吃更道地家常風味,我會鑽到是隆路(Silom)附近小巷的Baan Ice,他們的綠咖哩雞和打拋豬飯超級下飯!
- 清邁: Huen Phen 白天賣麵食,晚上變身超有氣氛的泰北傳統餐廳,木雕老件環繞,他們的北泰咖哩麵 (Khao Soi) 湯頭濃郁,炸麵條酥脆,是經典泰國美食推薦。想吃點不一樣的,SP Chicken 的烤雞鮮嫩多汁,蘸上特製辣醬,配上糯米飯,簡單卻讓人回味無窮。
- 普吉/海邊: 面對大海吃海鮮才叫享受!在普吉鎮的Kan Eang@Pier 或芭東海灘的第一海鮮 (Number 6,注意比較新的分店),點上咖哩螃蟹 (Poo Pad Pong Karee)、檸檬蒸魚 (Pla Kapong Neung Manao),海風吹拂下享用,是海島的泰國美食推薦精髓。記得要確認海鮮是「時價」,問清楚秤重方式和價格再點,避免爭議。
泰國美食排名:陽陽心中的美味天梯

要排出絕對的泰國美食排名真的很難,畢竟口味很主觀!但根據我這15趟吃到快「圓潤」的經驗,以及和無數當地人、攤販老闆聊出來的共識,給大家一份我個人版的泰國美食排名參考:
綜合人氣 & 接受度排名

這個排名比較安全,適合大多數台灣胃:
- 泰式炒河粉 (Pad Thai): 酸甜鹹香,接受度高,絕對是泰國美食排名榜上國際知名度最高的王者。穩佔各類泰國美食推薦榜首。
- 青木瓜沙拉 (Som Tum): 泰國菜的靈魂!清爽開胃,辣度可調。在泰國美食排名中,其地位無可撼動,是每餐必點的開胃菜。
- 冬蔭功湯 (Tom Yum Goong): 酸辣蝦湯,香茅、南薑、檸檬葉的香氣交織,海鮮的鮮甜,是泰國風味的代表。這道經典無疑是泰國美食推薦中的湯品首選。
- 綠咖哩雞 (Gaeng Keow Wan Gai): 溫和(相對紅咖哩)、椰奶香濃的咖哩,配飯一流。
- 芒果糯米飯 (Khao Niew Mamuang): 完美的飯後甜點,香甜芒果配上鹹甜椰奶糯米飯,百吃不厭。在甜點的泰國美食排名中,永遠是第一名!
區域特色美食排名

泰國太大,各地特色鮮明:
- 泰北: 北泰咖哩麵 (Khao Soi) 絕對第一!濃郁咖哩湯底+酥脆炸麵條。辣豬肉沙拉(Larb Moo)、香腸(Sai Oua) 也極具特色。想在北部體驗道地風味,這絕對是首要泰國美食推薦。
- 東北 (伊森): 生醃系列 (Larb Pla/Goong)、青木瓜沙拉(Som Tum Thai 或更辣的 Isan 版)、烤雞 (Gai Yang) 配糯米飯。粗獷豪邁的風味,敢吃辣的朋友會愛上。這些在泰國美食排名中雖非全國性冠軍,但在當地是霸主。
- 南部: 靠近馬來西亞,咖哩更濃郁、更常使用黃薑,Massaman咖哩 (Gaeng Massaman) 溫和帶甜(受穆斯林影響)。海鮮料理(尤其咖哩螃蟹)是強項。靠海的泰國美食推薦,離不開鮮味。
陽陽的私心排行榜(冒險版!)

這份泰國美食排名更貼近我這個「老鳥」的口味,可能比較重口味:
- 酸辣生蝦沙拉 (Goong Chae Nam Pla): 極致鮮辣!新鮮生蝦用檸檬汁、蒜片、生辣椒、薄荷葉、魚露等醃漬,冰鎮上桌。那嗆辣鮮爽,配上冰啤,天堂!這是我個人最愛的泰國美食推薦,但腸胃挑戰度高。
- 船麵 (Boat Noodle – Kuay Teow Reua): 小小一碗,湯頭濃郁到化不開(通常深色,用豬血或牛血增色增濃),香料味重,吃一碗接一碗。曼谷的勝利紀念碑船麵巷是經典。濃郁風味在重口味愛好者的泰國美食排名中必是前三。
- 辣炒東北酸腸 (Sai Krok Isan Pad Nam Prik Noom): 發酵過的酸腸切段,和超級辣的青辣椒醬快炒,酸、辣、鹹、香,超級下酒!愛吃辣的一定要挑戰看看。這道菜在市面上的泰國美食推薦中較少被提及,卻是深度體驗的珍寶。
- 脆皮豬肉配苦瓜湯 (Khao Kha Moo + Kaeng Jued Markua): 燉煮軟嫩的豬腳配上白飯,再搭一碗清爽微苦的肉丸苦瓜湯。看似平凡,卻是最樸實溫暖的泰國家常味,在水門市場的紅大哥水門雞飯附近就有超有名的攤(雖然紅大哥是吃海南雞飯)。這組合顯示了泰國美食排名中家常菜的實力。
泰國必吃美食:沒吃過等於白來!

說到「泰國必吃美食」,每個人心中可能有不同答案。但根據我踩點無數、詢問無數在地人的經驗,以下這些,絕對是來泰國不容錯過的泰國必吃美食!它們不僅定義了泰國味,更是深入當地文化的鑰匙。
國民級殿堂美味
- 泰式炒河粉 (Pad Thai): 沒錯,它值得再次強調!這不僅是泰國美食推薦的常客,更是泰國必吃美食的代名詞。無論是街邊攤30泰銖的版本,還是高級餐廳500泰銖的精緻版,那份鑊氣、甜鹹酸和花生碎的香,就是泰國的標誌。重點觀察: 看攤販炒粉的鍋氣和醬汁的平衡感。
- 冬蔭功湯 (Tom Yum Goong): 這碗「國湯」絕對是泰國必吃美食中的靈魂!香茅的清香、南薑的獨特辛辣、檸檬葉的香氣、鳥眼辣椒的爆炸辣度、魚露的鹹鮮、青檸汁的酸爽,再加上彈牙的大蝦或豐富海鮮,完美詮釋了泰式酸辣的精髓。喝一口,瞬間開胃,汗流浹背也停不下來。記得告訴店家要 “Tom Yum Goong Nam Sai” (清湯版) 或 “Tom Yum Nam Khon” (加椰奶版)。這道湯品在任何泰國美食推薦清單上都不可或缺。
- 青木瓜沙拉 (Som Tum): 這不是普通的沙拉!這是泰國人餐桌上的日常。用搗臼將新鮮青木瓜絲、小番茄、長豆、花生、蝦米(或醃螃蟹)、辣椒、蒜頭、棕櫚糖、魚露、青檸汁等一起搗拌,風味層層疊加。辣度選擇是關鍵! 一定要說 “Ped Nit Noi” (一點點辣),除非你是超級辣不怕(“Ped Mak Mak”)。「SOM TUM THAI」是標準版,「SOM TUM POO」會加生醃小螃蟹。這道菜體現了泰國必吃美食的活力與多樣性。
香濃咖哩與下飯神器
- 綠咖哩雞 (Gaeng Keow Wan Gai): 相較於紅咖哩,綠咖哩通常被認為「溫和」一些(但辣度還是可調整)。翠綠的色澤來自新鮮綠辣椒,加入椰奶燉煮雞肉(或牛肉、豬肉),還有泰國小圓茄、甜羅勒,香氣濃郁迷人,澆在白飯上,一不小心就多扒一碗飯。這絕對是咖哩控的泰國必吃美食首選。
- 打拋豬肉飯 (Krapow Moo/Gai Kai Dao): 打拋葉(聖羅勒) 是這道菜的靈魂!與一般九層塔香氣不同,帶有獨特的辛香。豬肉末(或雞肉末)與蒜頭、辣椒、豆豉、魚露、醬油大火快炒,香氣撲鼻,最後一定要放一大把打拋葉。點餐時記得說 “Krapow Moo, Kai Dao!”(豬肉打拋,加煎蛋!),那顆半熟太陽蛋是精華,戳破蛋黃拌飯,人間美味!這是最快速、最庶民的泰國必吃美食代表,每個泰國人心中都有一盤完美的 Krapow。
暖心湯品與必備甜點

- 泰式米粉湯 (綜合類 – Kuay Teow / Guay Tiew): 這絕對是深入當地日常的泰國必吃美食!湯頭是靈魂,通常用豬骨或雞骨長時間熬煮,清澈或帶點濁白。基本款是清湯米粉加肉片/肉丸 (Kuay Teow Nam),變化款包括:
- 船麵 (Kuay Teow Reua): 濃郁深色湯底(豬/牛血增色增稠),香料味重,小碗份量,一次可吃多種口味(豬肉、牛肉、綜合)。
- 酸辣肉末湯粉 (Kuay Teow Tom Yum): 清湯底加入 Tom Yum 風味的酸辣肉末湯。
- 牛肉湯粉 (Kuay Teow Neua): 濃郁的牛骨湯底。
- 雞肉湯粉 (Kuay Teow Gai): 鮮甜的雞湯底。 配料通常可選米粉種類(細粉、粿條、粗米粉、寬河粉)和肉類(豬肉片、豬肉丸、雞肉、牛肉丸、牛肉片)。桌上會有砂糖、魚露、辣椒粉、醃辣椒(Nam Prik Pao) 讓你調整味道。早餐來一碗,暖胃又滿足,是接地氣的泰國美食推薦日常首選。
- 芒果糯米飯 (Khao Niew Mamuang): 簡單卻驚艷!選用熟度完美的金黃芒果,軟糯香甜。糯米飯用椰奶和一點鹽蒸煮,帶著鹹甜和椰香。淋上濃郁的椰奶醬,再撒點脆綠豆仁。冰涼的芒果配上微溫的糯米飯,口感與味道的層次讓人欲罷不能。這份甜點是泰國必吃美食中完美的句點,也是許多泰國美食推薦的壓軸好戲。
泰國美食攻略:陽陽教你吃得聰明又像在地人!

吃遍泰國,踩過些小雷,也累積了不少實戰經驗。這份「泰國美食攻略」集結了我的血淚教訓和獨家心得,保證讓你吃得開心、省錢,還能避開觀光陷阱,深入體驗道地美味!這也是我所有泰國美食推薦經驗的精華總結。
點餐溝通實用技巧
- 關鍵泰語學起來: 不需要長篇大論,幾個單字就能大幅提升點餐成功率,展現你的「內行」,也更容易獲得在地人的泰國美食推薦!
- 不要辣: “Mai Ped” (ไม่เผ็ด) – 很重要!但說這個可能會被師傅鄙視(笑),或食物失去靈魂… 建議說 “Ped Nit Noi” (เผ็ดนิดหน่อย) = 一點點辣。想吃辣說 “Ped” (เผ็ด),很辣說 “Ped Mak” (เผ็ดมาก)。
- 不要香菜: “Mai Sai Pak Chee” (ไม่ใส่ผักชี) – 香菜恐懼者必學。
- 不要花生: “Mai Sai Tua Lisong” (ไม่ใส่ถั่วลิสง) – 過敏者救命語。
- 加飯: “Khao Eek” (ข้าวอีก) = 飯再來一份 / “Khao Pi Set” (ข้าวพิเศษ) = 特別多加飯(通常要加錢)。“Khao” (ข้าว) 就是飯。
- 好吃: “Aroy / Aroy Mak” (อร่อย / อร่อยมาก) = 好吃 / 非常好吃!吃完對老闆說,他們會很開心。
- 善用「指點大法+手機圖片」: 遇到完全無法溝通時,直接指著隔壁桌看起來好吃的菜說 “Ao Arai Nee Krap/Ka” (เอา อะไร นี้ ครับ/ค่ะ) = 我要這個(先生/女士)。或者事先存好想吃的食物泰文名稱或圖片(如:Pad Thai, Som Tum, Tom Yum Goong 圖)。
- 看懂基本菜單符號: 很多攤販或小店菜單會有辣椒圖案表示辣度(1-3顆辣椒),或有圖片。留意 “PRIX FIXE” 通常是套餐。
價格預算 & 省錢心法

- 價格帶大公開(2024年中參考): 清楚價格是精明泰國美食攻略的第一步!
- 街頭小吃/米粉湯: 40 – 100 泰銖。
- 夜市單品 (烤肉串/海鮮/點心): 20 – 150 泰銖不等。
- 炒飯/炒麵/打拋飯: 50 – 120 泰銖。
- 本地人光顧的小店/家常菜館: 一道菜 80 – 200 泰銖,兩人點3-4道菜加飲料約 400 – 800 泰銖。
- 知名觀光餐廳/商場餐廳: 一道菜 150 泰銖起跳,上不封頂。套餐或海鮮可能 800 – 3000+ 泰銖/人。
- 芒果糯米飯: 60 – 120 泰銖 (觀光區會更貴)。
- 省錢妙招:
- 擁抱路邊攤! 最道地的泰國美食推薦,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攤車上。衛生狀況只要看攤位是否整潔、食材是否新鮮(尤其生食)、客人多不多。我在清邁大學後門夜市的路邊攤吃到超讚的咖哩雞飯,才50銖!
- 跟著學生/上班族人潮走! 午餐時間,看看哪裡擠滿在地人,跟著進去準沒錯,通常又便宜又好吃。曼谷Siam Square周邊小巷、朱拉隆功大學附近都是美食激戰區。
- 活用 Grab Food 或 Foodpanda APP: 懶得出門或怕語言不通?直接APP點餐送到飯店,常有優惠,還能看評價和真實圖片點餐,是現代泰國美食攻略的利器。
- 711 是你的好朋友: 微波食品、飲料、零食便宜又多樣。推薦 火腿起司三明治加熱後超好吃,泰式打拋飯微波包也不錯,Lactasoy豆奶必喝。省錢時的好夥伴。
衛生安心吃 & 飲食禮儀
- 衛生觀察重點: 泰國路邊攤美食是精髓,但衛生要注意:
- 水源: 觀察攤販洗食材、洗碗的水是否乾淨?是否有流動水?冰塊來源不明最好避免(點飲料去冰 “Mai Sai Nam Kaeng” ,或點瓶裝飲料)。
- 食材新鮮度: 生食(沙拉、生醃)要看新鮮度,尤其天氣熱時。
- 烹煮溫度: 湯類是否滾燙?炒類是否大火快炒?高溫能殺菌。
- 個人腸胃: 隨身帶胃藥、止瀉藥備用(如 正露丸)。初期別太冒進,讓腸胃適應。
- 基本用餐禮儀:
- 餐具使用: 通常提供叉子和湯匙。用湯匙吃飯,叉子輔助將食物撥到湯匙上(像我們用筷子撥飯一樣)。吃炒河粉、炒飯也是用湯匙為主。
- 共食文化: 如果點多道菜一起分享,用公匙或乾淨的餐具取菜到自己盤中,不要用自己的餐具直接到公共盤夾菜。
- 對攤販老闆: 點餐時保持禮貌微笑,付錢時盡量用接近的金額(大鈔先換開),說聲 “Khob Khun Krap/Ka” (謝謝)。這些小細節會讓你的泰國美食推薦體驗更愉快。
泰國美食推薦必答 Q&A
問:泰國推薦吃什麼?第一次去或時間有限怎麼辦?
答: 第一次去或時間緊迫,鎖定這幾樣絕對不會錯的泰國美食推薦核心:
- 泰式炒河粉 (Pad Thai): 國民美食,酸甜鹹香,接受度高。
- 冬蔭功湯 (Tom Yum Goong): 體驗泰式酸辣靈魂。(可選清湯或加椰奶)
- 青木瓜沙拉 (Som Tum Thai): 清爽開胃,記得要求辣度”Ped Nit Noi”。
- 綠咖哩雞 (Gaeng Keow Wan Gai): 香濃下飯,相對溫和的咖哩入門。
- 打拋豬肉飯 (Krapow Moo Kai Dao): 香辣惹味,配上半熟煎蛋的平民美食。
- 芒果糯米飯 (Khao Niew Mamuang): 完美的甜點收尾。
- 時間少? 找一家有口碑的泰式料理餐廳,一次點齊 Pad Thai、Tom Yum Goong、Gaeng Keow Wan Gai、Krapow、芒果糯米飯,就能有效率地品嚐精華!這也是濃縮版的泰國美食推薦終極清單。
問:在泰國吃一餐大概多少錢?
答: 差別很大!「泰國美食攻略」一定要知道預算分配:
- 超省錢 (路邊攤/小店): 40-150 泰銖/人 就能吃飽。例如:一碗米粉湯 (50-80銖) + 一杯冰茶 (20-30銖) / 一份打拋飯 (60-80銖) / 一份Pad Thai (60-100銖)。
- 經濟實惠 (本地人餐廳/夜市吃多樣): 120-300 泰銖/人。例如:在小餐館點一道咖哩+一道青菜+白飯+飲料 / 在夜市吃幾樣小吃組合。
- 中等舒適 (環境好點的餐廳/知名店): 300-700 泰銖/人。例如:在 Thip Samai 吃Pad Thai + 橘子汁 / 在 Huen Phen 吃晚餐。
- 高級享受 (海鮮餐廳/精緻料理/五星飯店): 800 泰銖/人以上,沒有上限!海鮮、高級咖哩、精緻套餐都屬此類。想吃好又不傷荷包,多看我的泰國美食推薦口袋名單!
問:泰國米粉湯是什麼?感覺有很多種?
答: 泰式米粉湯 (Kuay Teow / Guay Tiew) 絕對是深入泰國人日常的靈魂食物!它是一個大類別,核心是湯頭+米粉+肉類/配料。根據我的泰國美食攻略經驗,主要變化在:
- 湯底:
- 清湯 (Nam): 通常是豬骨或雞骨熬的清湯,鮮甜。
- 濃郁船麵湯 (Nam Tok / Reua): 深色濃郁湯頭(常加豬血或牛血增稠增味),香料味重。
- 酸辣肉末湯 (Tom Yum): 清湯底加入酸辣肉末湯。
- 牛肉湯 (Neua): 濃郁牛骨湯底。
- 雞肉湯 (Gai): 鮮甜雞湯底。
- 米粉種類: 細米粉 (Sen Lek)、寬河粉 (Sen Yai)、粗米粉 (Bamee – 通常配雞湯或乾拌)、粿條 (類似台灣的粄條)。
- 肉類/配料: 豬肉片、豬肉丸、雞肉、雞肉丸、牛肉片、牛肉丸、魚丸、魚板、豬肝、炸餛飩皮、雞蛋(水煮蛋或打散的蛋花)。
- 點餐方式: 通常告訴老闆你要哪種湯底、哪種粉、哪種肉。例如: “Kuay Teow Nam, Sen Lek, Moo” = 清湯細米粉豬肉片。在路邊攤點一碗試試,是體驗在地泰國美食推薦的最佳方式。
問:泰國人的主食是哪一種?都是吃米飯嗎?
答: 是的!米飯 (Khao – ข้าว) 絕對是泰國餐桌上的主角,是毫無疑問的泰國必吃美食基礎。但細分有幾種:
- 茉莉香米 (Khao Hom Mali – ข้าวหอมมะลิ): 這是最高檔、最常用的主食米。細長粒,帶有獨特清香(Hom Mali 就是香米的意思)。餐廳和家庭普遍使用。吃飯說 “Khao” 通常就是指白米飯。
- 糯米 (Khao Niew – ข้าวเหนียว): 主要流行於泰國北部和東北部 (伊森)。口感黏糯。東北菜 (如青木瓜沙拉Som Tum、烤雞Gai Yang、辣肉沙拉Larb) 絕對要配糯米飯才對味!吃法是捏成小飯糰,蘸醬汁或配菜吃。在曼谷餐廳點東北菜,也一定會附上糯米飯。它不僅是泰國美食推薦中的特色主食,更是區域文化的體現。
- 其他: 當然,麵條 (如米粉湯的粉)、河粉 (如Pad Thai) 也常作為一餐的主食,但米飯的地位依然穩固。所以說「กินข้าวหรือยัง? (Kin Khao Rue Yang?)」=「吃飯了嗎?」是泰國人的問候語!了解主食習慣,是泰國美食攻略的基本認知。
關於作者
สวัสดี!我是陽陽 一個30歲的臺南男孩,原本在科技業當PM,卻因為對泰國文化的熱愛,毅然辭去工作,成為全職旅遊部落客。過去5年內,我15次深度遊泰國,從清邁的山城小巷到董裡的隱世海灘,甚至學會了基礎泰語會話,只為了更貼近當地人的生活節奏。
「窮遊也可以很精緻」是我的旅行哲學 我不追求五星級度假村,而是沉迷於挖掘那些「Google地圖上找不到」的街邊攤、設計感青年旅宿,或是隻有當地人才知道的週末市集。我相信,真正的旅行不在於花了多少錢,而在於你體驗了多少故事。
當初第一次去泰國,發現網上資訊要嘛是「觀光客必去」的熱門景點,要嘛是過時的揹包客攻略。於是,我想打造一個「深度卻不艱難」的泰國旅行指南:
-
小眾路線:避開人擠人的觀光區,走進庶民夜市、藝術家聚落
-
美食探險:從曼谷街頭的米其林必比登,到東北伊桑的酸辣秘方
-
住宿推薦:高CP值設計旅店、泰式老屋改造的青旅
-
購物指南:不買大象褲!改淘清邁手工染布、素可泰陶器
「如果你也受夠了制式行程,這裡就是你的泰國旅行解藥。」